“雷打石”上宣布“三项纪律”
初上井冈山,毛泽东便向部队提出了“三项纪律、六项注意”。在上井冈山途中,毛泽东亲眼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情形。秋天,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,行军路上,战士们又饥又渴,看见路边诱人的红薯,毫不犹豫地连苗拔出,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,便塞到了嘴里。
毛泽东当时并未说什么,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,同时,一路上苦思冥想。一直到要和王佐会面的1927年10月24日早晨,也就是上井冈山的前三天,毛泽东站在井冈山的荆竹山雷打石上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。
当时,工农革命军可算是一支疲惫之师了。自从秋收起义失利以来,整整两个月了,部队没吃过一顿饱饭,没睡过一个好觉。如今听说到井冈山能歇歇脚,大家都很高兴。毛泽东抓住大家的这个心理,说:“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,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,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,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,做好群众工作,没有群众的支持,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。”
在这块被写进了军史的普通石头上,毛泽东扳着手指,讲了最早的三条:“第一,行动听指挥;第二,打土豪筹款要归公;第三,不拿农民一个红薯。”自从宣布这三条后,拿群众红薯的事情就没再发生过。
遂川县李家坪与百姓“约法六章”
然而,1928年初,当工农革命军攻进遂川县城时,又出现了新的情况:部队将小商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,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激科也拿走了。接着,在遂川县的草林圩,又有当地的老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:“工农革命军好是好,可是,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,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,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,斗不上号,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。还有啊,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,成了牛栏了。”
1928年1月24日,在遂川县城李家坪,毛泽东向部队提出了六个要注意的问题:“一、上门板;二、捆铺草;三、说话要和气;四、买卖要公平;五、借东西要还;六、损坏东西要赔。”毛泽东又特别说了一段类似绕口令的话来解释:“损坏老百姓的东西,一定要赔偿。虽说打破了旧缸赔新缸,新缸不如旧缸光,但是赔了总比不赔好。”
三项纪律、六项注意颁布的结果是:看到工农革命军来了,老百姓不再跑到山上去躲起来了。
